作为中国沿用数千年的科举制度的延伸,
单纯的一场考试被赋予了太多的意思,知识改变命运就像一个枷锁挂在高三学生的身上,精英文化在中国延续千年了,读书是唯一的正道,同一套标准去衡量不同的人。
高考很重要,读书也很重要,重要是因为改变命运而不是知识本身。
主流的盲目的价值观“品”和“学”是等价的,学习好不好归结为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优先级最高的一个因数,其他各方面的素质只是后面跟着的一个个的零。
本不该的意义被赋予了每一个考生,考试陡然变沉重了,公益广告一遍一遍播着两姐妹或者两兄弟经过了高三之后巨大的反差,并在潜台词里面强调他们本来是一样的,于是我们也理所当然的认为是那场考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高考是什么
基于中国人口的众多、资源的稀缺、社会和谐的需要,几千年来的科举制度给每一个人一个遥远的公平的机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依靠道德维系的社会,君主是唯一的、其他的所有人都是可代替的,而代替者从社会最底层的人中选拔,通过一个简单可衡量的途径,并通过此举维系社会的稳定。
在这样的选拔制度中,内容是次要的,要求简单透明可操作性小,选拔的是态度、或者说是情商。
自上而下设定的一套简单的标准,聪明的人会去研究规律并借此进入体制之内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基于此来看待高考,成绩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是否通过这样的一段经历得到了成长,价值观的重塑、一夜长大的变化。
作文题...
事务总是在微妙中发生这种种的联系,印花税上调->股价下跌->社会不和谐音出现->互联网控制加强->GFW上工->blogger长时间被封->“我是一个人”写给“极少的几个人”
今年高考作文题告诉我事情还没完:
广东卷 话题作文《传递》--谁是最后一波股市站岗的人
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绝对不会这样熊下去
江西卷 《要说爱你不容易》--股民们的心里话
浙江卷 《行走在消逝中》--套牢股民的心声
四川卷 话题作文:《一步与一生》--入市风险提示
广西卷 《摔了一跤》--5.30惨案的真实写照
宁夏卷 材料作文:《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死了都不卖的散户精神
天津卷 《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四川的考题是《一步与一生》,谁这么有才出这么个题目,关于登山掉下来摔死的事儿?
进了考场考生本来就该很紧张的,提笔写作文看到这个题目估计心理负担更加重,“一步与一生”是想传递给考生什么样的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已经把心理素质作为衡量考生重要标准了?